第一墩又名"討瀨河谷"、位於嘉峪關南邊的討瀨河岸、距嘉峪關城約7.5km。原是甘肅長城的南端墩台、也是明長城西端的第一座墩台、所以又叫"萬里長城第一墩"
嘉峪關城內並沒有公交車可以前往、除了包車還是包車。從懸臂長城段過來到第一墩約莫15-20分鐘車程、這也是今天最後一處任務景點 - 天下第一墩
售票處
嘉峪關的三處景點(嘉峪關城/懸臂長城/天下第一墩)屬於聯合景點、無論先到哪處景點都可以購買到聯票、同時若只是單純想走一個景點也是可以購買到單處景點門票。而無論有沒有聯票、都還是必須由售票處這裡進入到景點區
票價詳細
剛剛在車上師傅就特別叮嚀要買觀光車、從入口進入到景點區還有約莫7~800公尺距離、而且沿路都是礫石枯草、當然若是堅持步行也不是不可...
觀光車票
買好觀光車票就可以直接向入口走去、即使當下等車的遊客只有妃妃一人、觀光車師傅也會載著前往
2-3分鐘的車程、被載到這個荒野之地。下車前詢問師傅回程要到哪兒搭乘觀光車、師傅表示右前方有個小車棚可以看到觀光車輛、只要到哪隨時都會有車等著(忘了拍下等車車棚 = =)
長城第一墩歷史文化體驗館
這邊有個室內文化體驗館教學著長城與討瀨河谷歷史、不過我們先不急著學習、沿著地上鋪好的石子路、我們還是先去看看真正的歷史古蹟
長城第一墩
遠遠可以看到一處土墩
第一墩
萬里長城從這裡開始......
這座土墩就是明長城的開端、在幾百年前這曾是抵禦萬敵的高聳長城強、無奈經過時間的洗禮與風化、如今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土堆
仔細一看會發現土堆的一側有一排看似有些年份的土牆
經過觀察、妃妃嚴重懷疑這些都可能就是明長城的真跡、事實上後來也確實看到地面上有標示這些土牆就是風化後的長城遺跡、這邊要注意的是這些都屬於中國的文化財產、可別輕易跑去踩踏採摘、後果可不能想(會很嚴重)
個人認真覺得這裡的觀光標示做的不夠完整、要不是事先做過功課知道這邊有座軍營、真的會以為看完剛剛的土墩就已經走完第一墩的景點。雖然周圍沒有方向景區標示、發現地面上有鋪好的石磚路、也不甘心來到這只停留不到20分鐘就回酒店、好奇心驅使下決定沿著地磚四處走走逛逛
步行大約3-4分鐘、一度懷疑這會不會通到更荒涼的漠地時、遠遠看到了木造的入口
旁邊有景點說明與地圖
天下第一墩其實是古代嘉峪關軍事防禦的烽燧墩台之首、應地形之利、這裡除了屯兵、烽火、傳遞軍情外、同時還具有軍事威懾作用
底下就是以前的軍事重地
一包包類似軍隊出征的營帳
左側就是傳說中的討瀨河谷
帥帳
古代統帥將軍的營帳
兵營房
軍隊中士卒們的住所、較為簡陋
橫跨河谷的吊橋
妃妃雖不敢說有多大膽、但對於吊橋這東西可從來沒怕過、但這邊不得不說這座討瀨橋真的是有夠驚人!!!乍看之下還好、但其實還真是不短、尤其走到中段時看著底下湍急的河流、這高度也不是開玩笑、頓時間所有的想像迎向腦門、底下雙腳的步伐也越來越快(驚驚)
討瀨客棧
根據西北民居的建築形式而建、極俱河西古代民居的特點
大概看完了軍事體系基地、我們漫步走回一開始的體驗館
祁連山
祁連山介於青海省與甘肅省之間、當中"祁連"兩字以匈奴語來解釋的話代表著"天"、綿延到天邊的祁連山脈、山頂上的白雪終年不化、也造就了河西走廊與絲綢之路的文明
討瀨河
"討瀨"兩字屬於匈奴語、又稱為"陶勒"、代表著兔子多的地方。討瀨河是嘉峪關是唯一的地表河流、河中的水來自祁連山上的雪、因為長年不斷沖刷著戈壁灘、竟而形成了壯觀的讨瀨河谷
體驗館內設有一處觀景台、觀景台地面特地以透明玻璃建造、不過這個髒汙程度......(苦笑)
討瀨河谷
討瀨河谷
看著高聳的河谷、耳邊聽著湍急的流水聲、感受著眼前壯麗的景色、感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回到了第一墩的景點入口、這孩子不特別有個性、無論是個性還是長相(摸摸 )
回到了酒店、今天任務完成的比想像中要快、索性到酒店對面的大唐美食街走走順便覓食、還不到用餐的時間點、不少店家都還在準備中
正新雞排...發現黃渤代言的雞排店
喝了一口就受不了像水一般的啤酒、簡單滴慶祝這個特別的小日子
養精蓄銳、明天又是一早的高鐵車程、同時也是這趟絲綢之旅的最大重點、四大石窟的最後一座。期待......